(通讯员:高雅)4月20日晚,第564期“长安学术讲座”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鲁东大学原副校长、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汉语辞书研究中心主任亢世勇教授,以“汉语学习词典融媒体环境构建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讲座由党怀兴教授主持,新闻与传播新葡萄8883官网AMG朱晓彧教授评议,校内外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亢世勇教授指出,融媒(体)词典是一种借助数字融媒技术,通过将文字与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模态表征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新型辞书。目前我们对融媒词典的认识整体上越来越清晰,但仍可将其看作“概念”词典,要将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词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他还指出,在语言服务视角下,语言学习者既有对语言知识的需求,也有对能力提升需求,因此,汉语融媒学习要打破传统词典的一些界限,将各种语言资源联通起来,将词典与用户、互联网联通起来,为学习者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能力提升的综合平台。
关于汉语学习词典融媒体环境构建的学理依据,亢世勇教授认为符号学所讲的“语象融合”,即追求可说的语言文字与可看的图片、视频等符号的融会表达,体现了新媒体时代人类知识形态由单一语言向“融符号”的转型,而这种转型完全符合数字辞书的发展理念。此外,生成词库理论为词典图象信息构建提供了可执行的途径,充分利用当前的AI技术帮助辞书生成也值得探索。
评议环节中,朱晓彧教授认为本次讲座极具启发性。她指出,我们的研究必须立足国家语言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发展。融媒辞书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多维释义,可以有效帮助使用者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在融媒辞书的帮助下,将会显著提升推广效率与效果。对此,亢世勇教授补充强调差异化实施策略,即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驱动,为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区的语言教育与推广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党怀兴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为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启示我们可以在融媒环境下进行融媒体教材、融媒字典编写等方面的探索。面对当前AI技术浪潮,他指出,青年学生、学者在潜心读书的同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全面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理论能力、辨别能力,以有效应对变革的时代,在守正创新中开拓研究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