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葡萄(8883·AMG认证)官网-最新版Macau Store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孟蓬生教授做客我院“长安学术讲座”:“豐”字异构补释——兼论丰声字的前上古音归部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量:   分享到:

 

(通讯员:蒋松岭)421日上午,第565期“长安学术讲座”在文汇楼A409会议室举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谐声大系”首席专家孟蓬生教授主讲“‘豐’字异构补释——兼论丰声字的前上古音归部”。党怀兴教授主持,赵学清教授、新葡萄8883官网最新版游戏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孟蓬生老师首先引用了林沄先生早年的一篇文章,指出早期人们认为以“丰”为构件的“豐”和以“亡”为构件的“丰”是不同的字。但是林沄先生近年的文章中观点发生了变化,孟老师从林先生近年的观点出发对这两个字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梳理,新发现的出土文献“安大简”中出现了以“亡”为构件的“丰”,而传世文献中作“荒”字,说明构件“亡”为声符。上古音中,“丰”属于“东”部,“亡”属于“阳”部,孟老师列举大量文献用例,在“丰”、“方”和“亡”之间找到古音相通的依据。然后孟老师又从上古音“东”部和“阳”部相通以及“丰”声字和“鱼”部字相通的角度,揭示出两个“丰”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上古音中“豐”应当归入“侵”部,而且“东”部字实际上有很多都来源于“侵”部。

交流环节,孟老师回答了同学提出的关于双声符字、豐与豊的关系等问题。与谈环节,赵学清老师认为字形解释和词义引申研究往往容易流于宽泛和主观,孟老师因声求义的研究方法则能够发现切实的证据,对我们研究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启发。党怀兴老师总结时指出,孟老师在考释文字时形音义三者互求和古今文字贯通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要常读经典、熟悉文献,信而有征,左右逢源,这样才能把学问做好。